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-亚洲依依成人精品-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-日韩天天摸天天澡天天爽视频|www.beian-yuming.com

福壽堂文化集團

聯(lián)系我們

電話:0731-84898450

郵箱:fushou_T@126.com

地址:湖南長沙市五一中路129號碧云天大廈九樓

您當(dāng)前所在位置:首頁 > 新聞動態(tài)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

行業(yè)動態(tài)

286件文物展示福壽文化,慈禧指畫《菊花圖》頤和園首度亮相

點擊數(shù):31592022-08-09 11:40:31

4000年前的彩陶就有了福壽文化符號、慈禧太后51歲時用手指畫了菊花圖、明明是中國產(chǎn)的暗八仙瓷器卻叫“克拉克盤”......如果走進頤和園正在舉行的“園說Ⅲ——文物中的福壽文化與藝術(shù)特展”,這些獨特的展品都能近距離觀賞。

由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主辦、北京市頤和園管理處承辦的“園說Ⅲ”首次聚焦園林中的福壽文化與藝術(shù),聯(lián)合國內(nèi)18家知名文博單位,共同展出286件/套文物藏品,全方位、系統(tǒng)地展現(xiàn)了中國福壽文化。

【觀展解碼】


半數(shù)產(chǎn)品為三級以上文物


對于“園說”展,市民并不陌生。


前年,“園說——北京古典名園文物展”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,展出青銅器、瓷器、玉器、漆木器、書畫等北京市屬公園園藏文物190余件,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參觀。


去年,“園說II——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”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隆重亮相,數(shù)百件展品從戰(zhàn)國跨越至近現(xiàn)代,其中近六成的珍貴展品首次“走出大墻”面向公眾展出。


今年,“園說”系列啟動第三期,主題確定為福壽文化。

據(jù)頤和園黨委副書記秦雷介紹,今年在頤和園博物館和“德和園”扮戲樓舉辦“園說Ⅲ”,講述源遠流長、博大精深的中國福壽文化。展覽分為“福壽綿長”“壽山福海”“福壽萬象”“福壽滿堂”及“福壽攸同”5個展覽部分,展品時間跨度四千余年,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跨越至民國時期,展品涉獵豐富,包括了新石器時代的彩陶、西周青銅器、漢代的銅印、封泥、畫像磚、唐代銅鏡、宋代瓷器以及明清時代的家具、器物、字畫,甚至還有從唐代開始的外銷瓷器。本次展覽展出文物不僅數(shù)量達286件/套 ,而且文物品級也很高,三級以上文物達到展品數(shù)量的一半左右。

“其實這是一場沉浸式的展覽。”頤和園文物管理科科長隗麗佳告訴記者,頤和園的前身是清漪園。乾隆皇帝在《御制萬壽山昆明湖記》中曾表述了兩個修建清漪園的理由:一是治水,二是為太后祝壽。因此,在頤和園中,福壽文化元素?zé)o處不在,無論是福山壽海這樣的自然景觀,還是樂壽堂、仁壽殿這樣的殿堂,甚至是房檐、窗欞、地磚、墻磚上的大量符號,也都體現(xiàn)著皇家對福壽文化的追求。


游客在逛園和觀展的過程中,可以充分感受到實景與展品帶來的雙重體驗。


【觀展亮點】


4000年前就有了“福壽符”


展品:馬廠類型四大圈紋萬字紋雙耳甕


在“福壽綿長”展區(qū),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件新石器時代彩陶文物,名為馬廠類型四大圈紋萬字紋雙耳甕,出土于青海民和縣馬廠塬附近,距今近4000年歷史。“甕”在當(dāng)時是人們使用的一種生活用品,主要用來盛水或盛酒使用。這件文物看上去有些粗糙,造型并不美觀,顏色也不艷麗,一個看似普通的甕為何得以入選“園說III”?


“這件文物最珍貴的地方,是它身上的那個‘卍’字紋。”頤和園講解員舒乃光指著器物身上的一個紋飾說,“雖然這件文物在器形及工藝上都難以稱得上成熟和精美,但我們在它的器身上卻可以看到我國最古老且流傳甚廣的傳統(tǒng)紋飾”。舒乃光說,自漢代以來,“卍”字紋在我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中常常代表著和諧永恒的美好寓意。而在新石器時代,“卍”字紋的產(chǎn)生主要是經(jīng)由“蛙紋”演變而來的。“蛙類動物普遍繁殖能力較強,所以這種紋飾的產(chǎn)生主要體現(xiàn)出當(dāng)時人們對原始生殖能力的崇拜,以及對生命長久延續(xù)的追求。”由此也可以看出,早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,人們或許就已經(jīng)產(chǎn)生了向往“多福多壽”的思想萌芽。

馬廠類型四大圈紋萬字紋雙耳甕


被掠走百余年數(shù)次輾轉(zhuǎn)“物歸原主”


展品:“海屋添籌”人物故事紫檀嵌牙插屏


每當(dāng)看到文物展品,就想知道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。


在“園說III”,有著曲折故事的展品還真不少。在“福壽萬象”展區(qū),一件清代紫石雕“海屋添籌”人物故事紫檀嵌牙插屏,就為觀眾講述了它不為人知的“身世”。

“海屋添籌”人物故事紫檀嵌牙插屏


這件插屏制作工藝精美,工匠們利用浮雕的手法刻畫出深淺不同、過渡自然的山巒、樓閣、仙鶴與神仙。“別光看工藝高超,插屏中還有故事。”舒乃光走近屏風(fēng),分別給記者找出了3個人物。原來,在畫面正中,有3位老人正在相對交談。


3位老人正在互相攀比年齡。一位老者說:我已記不清自己的年歲,只記得小時候曾和開天辟地的盤古相熟;另一位老者則說:我曾經(jīng)隨手扔掉的蟠桃核,長成的樹已經(jīng)和昆侖神山一樣高了;最后一位老者說:每當(dāng)我看到滄海變?yōu)樯L飼r,就令仙鶴叼一支竹籌進行記錄,現(xiàn)在這些竹籌已經(jīng)堆滿十間屋子了。舒乃光說,這是取自于宋代《東坡志林·三老語》中“海屋添籌”的故事,因為它象征著祈福祝壽的吉祥寓意,所以經(jīng)常被用作祝壽題材。


這件插屏文物還有一段不同尋常的經(jīng)歷。1860年,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遭到英法聯(lián)軍的破壞并被掠走大量珍寶,這件插屏落在了一名叫哈丁的軍官手中,從此一直在其家族中代代相傳。1975年,哈丁家族的后人哈丁女士認(rèn)為這件插屏應(yīng)該回到原來主人的手中,經(jīng)過數(shù)次輾轉(zhuǎn),終將這件文物捐還給了頤和園。


51歲慈禧“指畫”菊花首亮相


展品:菊花圖


在“園說III”的展品中,有多幅與慈禧相關(guān)的福壽主題的書法作品。其中,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幅紅底白拓的“菊花圖”,如果不是展板所示,很多游客并不知道這幅畫是由墨本畫反向拓印而得來。


舒乃光介紹說,這幅菊花圖的原版水墨作品是慈禧太后51歲時創(chuàng)作的,所謂指畫原意是指用手指和指節(jié)、手背代替畫筆作畫,用這種方式來畫畫,更能體現(xiàn)出作畫人高超的繪畫水準(zhǔn)。而這幅作品是先將原作雕刻成石質(zhì)或木質(zhì)模板,然后再使用反向拓印的方法,用朱墨填滿原圖空白處,原作畫藝留白,成為該拓印作品的主體,成型后成為一種對比強烈的紅底白拓形式。

慈禧手指畫的菊花圖


這幅“菊花圖”一直保存于頤和園文物庫房中,這次是首次用于展覽,得以與觀眾見面。


中國瓷器為何有個外國名


展品:青花暗八仙紋克拉克盤


前4個展區(qū)都位于頤和園博物館,第5展區(qū)“福壽攸同”則落戶德和園扮戲樓。游客走進這里會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展品具有中西結(jié)合的特點。舒乃光說,早在秦漢時期,古代中國就已經(jīng)形成了“海上絲綢之路”,成為與外國交通貿(mào)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。唐宋開始,隨著航海技術(shù)的發(fā)展,代表東方古國文化的瓷器、絲綢、茶葉等通過“海上絲綢之路”大量遠銷海外,風(fēng)靡亞歐各個國家。


“盤子就是盤子,為什么還叫克拉克盤?這是什么意思?”聽到游客對青花暗八仙紋克拉克盤提出疑問,舒乃光耐心解釋。原來青花暗八仙紋克拉克盤是2003年“萬歷號”沉船出水文物,屬于中國生產(chǎn)的傳統(tǒng)瓷器,是當(dāng)年外銷瓷器的代表。

青花暗八仙紋克拉克盤


為什么中國生產(chǎn)的傳統(tǒng)瓷器會稱為克拉克盤呢?原來,在公元1603年,荷蘭武裝船隊在馬六甲海峽劫獲了一艘葡萄牙大帆船,該船裝載中國瓷器將近60噸、約10萬件。次年,這批瓷器被運往阿姆斯特丹拍賣,轟動了整個歐洲。當(dāng)時,荷蘭人對葡萄牙遠航東方的貨船稱作“克拉克”,荷蘭語中是“葡萄牙戰(zhàn)艦”的意思。因而,在歐洲拍賣的這批中國瓷器被命名為“克拉克瓷”。


舒乃光說,青花暗八仙紋克拉克盤屬于常見的八開光瓷盤,盤沿內(nèi)壁繪有暗八仙、向日葵等圖案。“暗八仙又稱為‘道家八寶’,是道家的八位神仙所持的法器,由于是以法器暗指仙人,所以稱為暗八仙。”暗八仙作為中國傳統(tǒng)紋樣之一,表達了吉祥長壽的寓意,在明清時期較為流行。


【觀展補白】


借展文物數(shù)量最多 涉及八省市


專業(yè)隊伍護送進京


一個展覽就像一本書,成書之前,那些散碎的篇章、凌亂的線索、無序組合的文物等,都需策展團隊逐一梳理、合理編排。


據(jù)頤和園文物管理科科長隗麗佳介紹,此次策展團隊自2020年11月開始就準(zhǔn)備展覽選題策劃,經(jīng)過數(shù)次研討,最終確定“福壽文化”的展覽主題。此次展覽共展出福壽題材文物286件/套,園藏文物和借展文物各占一半,這是頤和園承辦展覽以來,跨地域借展文物數(shù)量最多的一次。借展單位涉及8個省市18家單位,借展文物共計145件/套,其中重量級展品有10件,如新石器彩陶、西周青銅器、漢代瓦當(dāng)、唐代銅鏡、宋代瓷枕等。


借展文物的增多,加大了展覽的難度,疫情期間,跨地域借展的不確定因素也隨之增加。此次展覽借展文物地域廣、數(shù)量多、級別高,為確保文物順利來園,頤和園選派專業(yè)部門兵分四路從廣東、湖南、河南、上海、浙江、山西、河北以及京內(nèi)各博物館,按流程將借展文物護送到頤和園。


來源:北京日報客戶端 | 記者 葉曉彥 吳鏑

【責(zé)任編輯:(Top) 返回頁面頂端